Toner
- 引进
- 自1938年卡尔森利用摩擦生电发明电子照片方式以来,电子照片在从模拟复印机到数码方式的打印机、FAX、全彩复印机,甚至复合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Office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墨粉也配合着复印机的发展进行了发展。墨粉作为复印机上使用的油墨,是一种直径为6~15㎛ 的粉末。墨粉形成在复印机的感光体上,显现出肉眼无法看见的静电潜像。可以说,电子照片的核心就是让肉眼看得见。
- 墨粉的特征
- * 以平均直径为8㎛的粒子为中心,呈一定的Size分布,是一种流动性(flow-ability)非常强的粉末。
* 主要组成成分为树脂(Resin)以及磁体 (Magnetite)、电荷控制剂 (Charge Control Agent)、颜料(Pigment).. 蜡(Wax)等。随着这些组成成分的改变,颜色以及带电特性、热特性都会发生改变。 - 根据墨粉的制造方法进行分类
- 根据墨粉的显像方法进行分类
- 电子照片程序的基本原理
-
电子照片成像利用的是这样的原理:经过摩擦起电使墨粉带电、感光、利用感光体带电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在静电潜像上显影可视图像等步骤,使图像从感光体转印于纸张上,最终在定影部通过加热与加压将墨粉定影于纸上。
① 生电:通过摩擦赋予墨粉电气特性
② 露光:利用激光使感光体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③ 显像:将墨粉显影于感光体上的潜像上使其可视化
④ 抄写:将墨粉从感光体转移到纸上
⑤ 定影:使转印于纸上的墨粉熔融固定于纸张上
⑥ 洗涤:清除残留于感光体上的墨粉
- 各程序的概要
- ①生电
生电程序是给予感光体电荷的程序。通过给予电荷的方法,利用接受高电压的电极处产生的电离子附着在感光体表面的电晕方式和贴紧导电性辊子,采用辊子生电的方式向感光体传递电荷。.②露光如若具有光导电性的感光体露光,光就具备了导电性,丧失电荷,光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在以往的模拟方式复印机上,露光灯投射在原稿上,被原稿的白色部分反射,通过镜像以及镜头形成静电潜像。打印机、FAX等通过控制器,利用激光光线等形成潜像。③显像在显像器内部,依靠以墨粉和铁分、铁氧体等为主材料的载体粒子或和电荷编织物等的带电结构之间的摩擦,接受电荷。接受电荷的墨粉移动到显像用辊子感光体上,依靠感光体的电荷和静电气力进行显像。在此环节将首次呈现出肉眼可看到的图像状态。④抄写将感光体上显像的墨粉依靠静电气力抄写到纸上。在此环节,图像就将出现在纸上。⑤定影这是一种将抄写在纸上的墨粉定影的方法。依靠热熔化墨粉的热定影和给予压力定影的方法,已经实现了实用化。现在,利用热溶解的方法为比较常见的方法。⑥洗涤在抄写环节,感光体上80~90%的墨粉都已被抄写在纸上。如若将感光体上残留的墨粉继续投入到下次露光环节,由于墨粉会遮住光,就会影响到下次成像。因此,有必要利用橡胶叶或等清除感光体上残留的墨粉。 - 显像方式
-